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科室导航>>医技科室>>病理科>>健康宣教
​医科普:带你了解肿瘤的分化、分级、分期
发布时间:2025-05-09

病理报告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需通过标本处理、显微镜观察等步骤综合分析肿瘤性质。对于患者而言,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常令人困惑。本文从三个维度解析肿瘤评估体系的核心概念。

一、肿瘤分化:细胞成熟度的镜像

分化程度反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似性,医学界采用五级分类体系:

高分化(G1):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组织,核分裂象罕见

中分化(G2):介于高低分化之间的过渡状态

低分化(G3):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

未分化:失去正常细胞特征,无法辨认起源组织

去分化:肿瘤内出现更低分化区域分化程度与恶性程度呈负相关,高分化肿瘤侵袭性较低,未分化肿瘤更具攻击性。

二、肿瘤分级:恶性潜能的标尺

分级系统整合细胞分化、核分裂象及浸润特征,临床常用三级制:

Ⅰ级(低度恶性):高分化结构,预后相对良好

Ⅱ级(中度恶性):异型性显现,侵袭能力提升

Ⅲ级(高度恶性):低分化特征,易发生转移

特殊肿瘤采用四级制(如胶质瘤),数字越大提示恶性程度越高。分级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三、肿瘤分期:疾病进程的坐标

国际通用TNM分期系统评估:

T(原发灶):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1-T4)

N(淋巴结转移):累及范围(N0-N3)

M(远处转移):M0无转移,M1存在转移

综合判定临床分期:

Ⅰ期:局限原发灶(早期)

Ⅱ-Ⅲ期:局部进展(中晚期)

Ⅳ期:远处转移(晚期)

病理分期较临床分期更精准,含术后组织学信息。分期直接影响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

临床实践中需注意:

不同癌种评估标准存在差异(如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分级分期需结合分子分型等新型指标

动态评估原则:治疗过程中可能调整分期
建议患者携完整病理报告与主诊医师深入沟通,医生将综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准确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医患共同决策,把握治疗时机。

病理科/戴保秀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