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患者服务>>科普园地
认识血吸虫病
发布时间:2024-02-08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已经有大约2100年以上的历史。

(一)地理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两广、福建、四川、云南及上海12个省、市、自治区。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综合防治,取得了很大成就。

(二)传染源  该病是人畜共患病,传染源是患者和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猪、犬、羊、马、猫及鼠类等。

(三)传播途径  造成传播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滋生;以及人、畜接触疫水。

(四)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

【临床表现】

从尾蚴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长短不一,80%患者为30—60天,平均40天。感染重则潜伏期短,感染轻则潜伏期长。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根据患者感染的程度、时间、免疫状态、治疗是否及时等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我国现将血吸虫病分以下四型。

(一)急性血吸虫病

发生于夏、秋季,以7-9月为常见。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患者常有明确疫水接触史,如捕鱼、抓蟹、游泳等,常为初次重度感染。约半数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2~3天内自行消退。

1.发热  患者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轻症发热数天,一般2~3周,重症可迁延数月。热型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早晚波动可很大。一般发热前少有寒战。高热时偶有烦躁不安等中毒症状,热退后自觉症状良好。重症可有缓脉,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甚至死亡。

2.过敏反应  除皮炎外还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消化系统症状  发热期间,多伴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轻微腹痛、腹泻、呕吐等。腹泻一般每天3—5次,个别可达10余次,初为稀水便,继则出现脓血、黏液。热退后腹泻次数减少。危重患者可出现高度腹胀、腹水、腹膜刺激症。经治疗退热后6-8周,上述症状可显著改善或消失。

4.肝脾大  90%以上患者肝大伴压痛,左叶肝大较显著。半数患者轻度脾大。

5.其他  半数以上患者有咳嗽、气喘、胸痛。危重患者咳嗽较重、咳血痰,并有胸闷、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多在感染后两周内出现。另外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亦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

急性血吸虫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经杀虫治疗后,患者常迅速痊愈。如不治疗,则可发展为慢性甚或晚期血吸虫病。

(二)慢性血吸虫病

在流行区占绝大多数。在急性症状消退而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者,病程经过半年以上,称慢性血吸虫病。病程可长达10—20年甚至更长。临床表现以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为主。

(三)晚期血吸虫病

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未经及时抗病原治疗,虫卵损害肝较重,发展成肝硬化,有门静脉高压、脾显著增大和临床并发症。病程多在5—15年以上。儿童常有生长发育障碍。

(四)异位血吸虫病

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称为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肺和脑。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血吸虫病患者在急性期外周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其主要特点。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最多者可高达90%以上。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轻度增多,在20%以内,而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常不增多,甚至消失。晚期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二)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

(三)肝功能试验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增高,血清ALT、AST轻度增高。

(四)直肠黏膜活检

直肠黏膜活检是血吸虫病原诊断方法之一。

(五)肝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可见肝、脾体积大小改变,门脉血管增粗呈网织改变。并可定位行肝穿刺活检。

2.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常有钙化现象,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增厚钙化等特异图像。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感染、不完全性肠梗阻,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肉芽肿可并发结肠癌。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染程度、病程长短、年龄、有无并发症、异位损害及治疗是否及时彻底有明显关系。急性患者经及时有效抗病原治疗多可痊愈。慢性早期患者接受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体力改善,粪及血清学检查转阴,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晚期患者虽经抗病原治疗,但肝硬化难以恢复,预后较差。

【治疗】

吡喹酮的毒性小、疗效好、给药方便、适应证广,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是目前用于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最有效药物。

感染性疾病科/赵旭凡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