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胃镜检查越来越普及,经胃镜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认识,在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报告后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就诊、处理。今天就带大家进一步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处理流程,让大家对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认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单通俗的来讲,就是胃黏膜中分泌胃液的胃黏膜减少了,甚至消失了,因此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上腹胀、嗳气、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神经炎等并发症。也有部分患者没有症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在胃镜下,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多呈现粘膜苍白、血管影显露、红润的胃黏膜减少甚至消失的改变。
图一:非萎缩性胃炎
图二:萎缩性胃炎
图片中展示的非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红润,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苍白,胃黏膜萎缩后黏膜下血管影明显显露,所以,胃镜仍然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手段。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活检吗?
回答是肯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高,发生胃癌的风险与胃黏膜萎缩的严重程度相关,胃黏膜萎缩的程度越重、萎缩的范围越广,今后发生胃癌的风险性越高,所以,胃镜下病理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萎缩性胃炎、判断萎缩的严重程度,以及了解有无早期癌变的发生。
胃镜下胃黏膜活检的病检报告提示:“肠上皮化生”是怎么回事?
肠上皮化生是萎缩性胃炎的典型改变,病检上报告提示肠上皮化生也就意味着确诊了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病理学上分为单纯性萎缩性胃炎和化生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就是化生性萎缩性胃炎的典型表现。和单纯性萎缩性胃炎一样,肠上皮化生的程度越严重、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风险越高。所以,一旦胃镜下病检报告提示有肠上皮化生的,就是萎缩性胃炎,同样需要治疗处理。
胃镜检查出萎缩性胃炎后如何处理?
萎缩性胃炎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但并不是每个萎缩性胃炎的病人都会发展为胃癌,大部分萎缩性胃炎是可以治疗的。若胃镜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以进一步检查有无幽门螺旋杆菌(Hei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通过胃镜下病检或到消化内科检查C13、C14呼气实验)。因为绝大部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导致的,规范化的根治HP感染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手段。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有效改善萎缩性胃炎的病情,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到玉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接受规范的诊疗处理,我院消化内科具有多年的萎缩性胃炎诊治经验,能更好地服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经口服药物治疗后可以不管了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可以。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高,需要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有无早期胃癌的发生。图片三就是一名严重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我科常规胃镜监测中发现胃粘膜早期癌变,并于玉溪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了胃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术后患者癌变病灶完全切除,治愈出院。
图三:萎缩性胃炎基础上的早期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多久复查胃镜才合适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的复查时间和胃黏膜萎缩的严重程度相关,一般情况下,局限于胃窦的、轻度的萎缩性胃炎在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后,可以每2-3年复查一次;若中、重度的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建议每年复查胃镜,了解胃黏膜萎缩的情况变化和监测有无早期癌变的发生。
通过以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讲解,让广大患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认识,方便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就诊,让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主动参与到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管理,能定期复诊、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有无早期胃癌的发生,做到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消化内科胃镜室周一至周六早上均常规开展胃镜检查,周一、周二、周四早上开展无痛胃镜检查)
(消化内科 许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