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在慢性呼吸疾病中俗称“沉默的杀手”,是一种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幸罹患了慢阻肺,尤其是那些中晚期的患者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2018年权威机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的人群则高达13.7%,也就是我国有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在这些络绎不绝来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病房里的慢阻肺患者中,部分病友很容易会误入“四个歧途”,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是哪四个歧途。
NO.1 咳喘症状轻微,不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医师都会要求行肺功能检查,部分患者自觉咳嗽、喘息症状轻微,肺功能检查费时、费力还费钱,不理解肺功能检查的真正目的,不愿意接收该检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相对客观、准确、可量化的的评估方法,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我们应该像量血压一样来定期复查肺功能,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对患者的诊断、病情进展及药物的疗效反应、预后进行客观的评估,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每一次症状改变,急性加重,门诊随诊复查,肺功能都会有变化,医师只有根据肺功能的检查结果,才能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从而进行规范化的诊疗。
NO.2 长期吸氧会对氧气“成瘾”
有些慢阻肺患者才出院没两天又再次入院,通过仔细询问,有些病友出院后把交代吸氧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依然“潇潇自如”的在户外我行我素,甚至有病友认为长时间吸氧会带来成瘾,拒绝长期家庭氧疗,这又是一大误区,氧是维持我们生命的基本条件,慢阻肺患者由于肺组织的进行性破坏,肺功能逐渐下降,不能有效的摄取、利用外界空气中的氧来满足自身机体的需求,这样很容易处于缺氧的状态,尤其是在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缺氧就会对心、脑、肾、肝、胃肠等全身器官形成不可逆的损伤。通过给予额外的氧源,提高吸氧的浓度,可以纠正缺氧状态,满足机体的需要。当然长期氧疗也是有一定的适应症,对于符合长期氧疗的患者,长期吸氧,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NO.3 自我感觉好转后可以自行停用吸入药物
有些慢阻肺病友,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按时到门诊随诊复查,症状好转后就在院外自行停药或将药物的剂量随意减量。在医师看来,这样可能会对慢阻肺患者带来极大的隐患,慢阻肺是一种不断进展的慢性疾病,一旦停药或减量,其相关的气道药物浓度就会下降,导致患者肺功能急剧、进行性的下降,很容易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小编在这里建议慢阻肺患者院外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规律用药,特别是那些常用的吸入性药物,长期规律的使用抗炎、平喘类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气道内环境,控制慢阻肺的症状。
NO.4 急性发作就直接服用抗生素
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来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些患者在急性加重时,不是选择及时到医院就诊,而是盲目的在附近的药店随意买一些抗生素服用,以为这样就能控制症状,殊不知这样滥用、乱用抗生素很容易形成耐药,而且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是多因素的,可能是感染所致,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或者混合感染。也可能是天气的骤变、受凉、长时间缺氧导致。此外合并了肺炎、肺栓塞、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也可能导致急性加重,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患者擅自停药和减量,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之一,这就需要患者及时就诊,在医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诱因,合理规范的用药、才能有效控制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做好慢性病的管理。
以上是慢阻肺患者最容易误入的四个歧途,希望各位慢阻肺病友及早远离这些误区,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诊疗,做好慢阻肺的管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