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科室导航>>内科系统>>全科医学科>>业务特色
女子反复发热不见好,原来是染上布病
发布时间:2020-11-20

病房外淡淡的桂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病床上的沈阿姨高兴地对我说:“终于不发热了,精神也比前两天好,整了五六年的羊肉,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布病”。

来自江川区路居镇的沈阿姨是一家火锅店的老板,平时都是自己在家处理生鲜的羊肉,因为店里生意很好,有时候手上有伤口没有好好包扎就接着切羊肉,2个月前就感觉发热、乏力到当地私人医院看病,病情缓解几天后再次发热到当地县中医院看病,住院期间因高热不退6天前转到全科医疗科住院,住院期间主管医生根据她的病情和详细的病史采集,高度怀疑为“布鲁氏菌感染”,采取相应治疗后沈阿姨的体温已经正常。11月17日,沈阿姨已康复出院。

60

说起布鲁氏杆菌病,就是我们俗称的“布病”,沈阿姨和她的家人们也是一脸懵懂,她们说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也不知道切生鲜的羊肉会引起发热,这次因为发热,前后折腾了两个月。通过全科医疗科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和护理让我恢复的这么快,也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怎么来保护自己。

布鲁氏杆菌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

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布鲁氏病(brucell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简称“布病”,多发人群有病畜接触史的人员,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感染布鲁菌的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羊种布鲁氏杆菌致病力最强。人群普遍易感,但患病后可获较强免疫力。潜伏期一般为1—3周,也可长至数月甚至1年以上。一般预后良好,经规范治疗大部分可痊愈,少数病例可遗留骨和关节的器质性损害,使肢体活动受限。但部分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甚至病灶纤维化后形成瘢痕,引起内脏器官的器质性改变或骨关节的变形强直,终生不愈。因诊治不及时、不彻底所导致的慢性病例,其治疗较为复杂。该病主要的致死原因是心内膜炎、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人感染布鲁氏杆菌病途径有哪些呢?

1、经皮肤及黏膜接触传染:在饲养管理(放牧、接羔、挤奶、剪羊毛、起羊砖等)、屠宰、皮毛肉食加工等过程中未注意防护,直接接触病畜(牛羊),布鲁氏菌经破损皮肤粘膜而被感染。

2、经消化道传染:使用未熟病畜(牛羊)肉及其制品,食用生奶或生奶制品,布鲁氏菌经口腔和胃肠道粘膜而被感染。

3、经呼吸道传染: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空气飞沫、尘埃而被感染。多见于打扫棚圈、皮毛加工等过程。

4、苍蝇携带,蜱虫叮咬也可传播本病。

人患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急性期:肌肉关节疼痛,发热,寒战,多汗,头痛,乏力,神经痛,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肿大,软组织肿胀,睾丸疼痛肿胀,食欲退减,睡眠障碍等。

2、慢性期:发病六个月以上,乏力,关节疼痛、沉重感、活动障碍,低热,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潮湿流汗,肝脾肿大,心悸等。

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主要采取畜间检疫、免疫、隔离、捕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人的自我防护能力,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在疫区内对各种家畜进行检疫,凡检出阳性牲畜一律作为病畜对待,予以捕杀。

2、切断传播途径:因该病传播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必须加强对传播布鲁氏杆菌病有关的主要因子进行管理,如加强对皮、毛和乳肉等食品的监督管理;对屠宰场尤其是对分散个体屠宰业应加强检疫和监督管理。

3、保护畜群和易感人群:最常用的方法是检疫、免疫畜群,尤其是免疫羊群和牛群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是指对有关职业人群和对发生布病流行受威胁的人群。

4、注意个人卫生:烹饪肉类时,要生肉案板分开使用;触摸过生畜、生肉后要洗手;未加工的牛奶、羊奶经煮沸后再喝。此菌对湿热抵抗力较低,加热55℃2h、65℃15min、70℃5min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

全科医疗科主任陈斌提示,全科医疗科诊疗范围涉及呼吸系统疾病: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咯血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头痛、头晕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等 ;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泻、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病等以及发热、泌尿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未明确诊断疾病、疾病终末期关怀等疾病治疗。

全科医疗科门诊:1号楼3楼19号诊室

住院病区:6号楼三楼

61

(通讯员:全科医疗科/段丽娟)

编辑:李海燕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