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科室导航>>外科系统>>神经外科>>业务特色
【医新技】颈动脉斑块切除术:真正清除血管内垃圾的手术
发布时间:2020-03-19

“清除血管内垃圾”!这是我们经常在很多药品广告中听到的某种药物神奇作用的广告语。药物真能清除血管内垃圾吗?这是对药物药理作用提出的新挑战。目前,已经运用于临床并对于心脑血管及血管中血液的理化特性有作用的药物很多,已经形成降压、降糖、降尿酸、降脂等多系列药物。这些药物作用大多通过作用血液本身以外的器官,通过阻止吸收、增加排泄、抑制合成等多个路径影响血液理化特性,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显然,血管内“垃圾”主要是指附附着于血管壁上的各种性质的斑块及血管壁本身的病变。这些斑块的形成及血管壁的病变,主要是由血管内流动的血液的理化特性及血管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改变血液的理化特性,可能明显地抑制或促进斑块的形成及血管壁的病变,也就是减少或促进血管内“垃圾”生成。对于已经形成的斑块或病变的血管壁,药物能够将其清除或使其恢复正常的可能性是微不足道的。

1

颈内动脉切除后显示血管内斑块

血管内斑块一旦形成,可能逐渐增大,若斑块及血管病变达到一定程度,必将引起血管狭窄,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导致脑缺血的发生。轻则出现脑缺血发作(TIA)——短暂的一过性单眼黑朦(一侧眼短暂失明)、一侧或单个肢体无力、一过性言语障碍、阵发性意识模糊等等。重则发展为血管完全闭塞,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怎样才能真正清除斑块这些血管内“垃圾”,明确有效的方法只能通过手术切除——斑块切除。颈动脉斑块切除(CEA)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清除斑块及病变血管内壁,消除颈动脉狭窄,恢复脑组织血流,预防和治疗脑缺血发作,减少脑梗塞发生的有效方法!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动脉内斑块切除已经从颈动脉(颅外动脉)发展到颅内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颅内动脉)。

玉溪市人民医院神外二科,自2012年率先在云南省神经外科界开展显微镜下的颈动脉斑块切除以来,已经完成60余例的颈动脉斑块切除手术,手术效果肯定,术后病人恢复很好,满意度高。从术前术后病人的CT血管造影影像可能看出,血管狭窄的恢复对于改善颅内供血的效果。

血管内斑块切除中

斑块及病变血管内膜切除后

动脉内切除的混合性斑块

手术前后CTA影像对比

对于因斑块形成所致的颈动脉狭窄,也有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方法进行治疗者。但血管内支架置入是通过球囊扩张及支架膨胀试图将狭窄段血管撑开而达到改善血流的目的。支架置入不仅不能清除血管内斑块(“垃圾”),置入的支架反而增加血管内的“垃圾”。同时,对于合并钙化的斑块,球囊和支架很难将狭窄的血管撑开。对于合并软性斑块的狭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斑块脱落,形成新的梗塞。尽管实行所谓滤网保护,但滤网打开以前,导管在穿越斑块时就存在斑块脱落风险。另外,支架置入后,一段时间内需口服抗凝药物预防支架壁上血栓形成,抗凝状态下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支架置入方法治疗颈动脉狭窄,仅适用于部分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

综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颈动脉内斑块形成导致中、重度狭窄病人,清除血管内斑块(“垃圾”),应首选颈动脉内膜切除。

神外二科  董辉

编辑:刘玉霞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